近日,机电工程系机械教研室全体教师前往完善的机器人实训中心,围绕最新投入使用的六类工业机器人设备开展专题学习交流活动。此次活动旨在提升教师团队对前沿技术的实操能力,为后续课程开发与科研项目奠定基础。
活动纪实:以实践驱动教学创新
教师们系统参观了集教学、研发、实训于一体的智能化操作平台。本次引进的六类设备涵盖教育机器人、售货机器人、智慧迎宾机器人、智慧管家机器人、机器人画师、舞剑与转陀螺机器人。通过示教器现场演示了轨迹规划、视觉定位等核心功能,并重点讲解了设备安全操作规程。
教研团队分组参与了编程实操环节,针对机器人运动学算法等教学难点展开深度研讨。多位教师结合《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》课程设计,提出将实训任务分解为模块化项目,融入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。
图 机械教研室教师参观工业机器人
机械教研室针对此六类机器人进行了详细人员分配,以下是为分配名单:
舞剑与转陀螺机器人——孙国富
智慧迎宾机器人——田跃刚
智能管家机器人——刘一玮
教育机器人——孙振秋
售货机器人——崔亚伟
机器人画师——田思思
各位教师按照分配名单,后续将持续跟进学习,学习后并进行相互教学、相互讨论,直至各位教师能够熟悉各类机器人。
教师反响: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
"新设备的高精度力控传感器和开放式接口为科研提供了绝佳载体。"教研室主任孙老师表示,"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智能分拣、人机协作等方向孵化学生创新课题。"教研室成员崔老师则分享了课程改革思路:"通过同步搭建虚拟仿真环境,能有效解决设备台套数不足的问题。"
此次学习活动标志着我校在智能制造领域实践教学资源的重大升级。教研室将持续深化"双师型"教师队伍建设,通过技术反哺教学,为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强力支撑。
- 上一篇:致敬逐梦路上的追光者——记董佳怡同学的坚韧赛场时刻
- 下一篇:数控织梦,匠心启航